• 苏州律师 朱小某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案

    苏州律师曹辉团队:本案中,
    朱小某的父母动辄对其谩骂、殴打、体罚,对孩子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
    给其童年留下暴力的阴影。
    请看,朱小某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案,


      

    (一)基本案情

      朱小某(10岁)与父亲朱某(被申请人)、继母徐某(被申请人)共同生活。

    朱某和徐某常常以“教育”的名义对朱小某进行殴打,
    树棍、尺子、数据线等等都成为体罚朱小某的工具。

    日常生活中,朱小某稍有不注意,就会被父母打骂,
    不管是身上还是脸上,常常旧痕未愈,又添新伤。

    长期处于随时面临殴打的恐惧中,
    朱小某身心受到严重伤害。

    区妇联在知悉朱小某的情况后,
    立即开展工作,
    向法院提交派出所询问笔录、走访调查材料、受伤照片等家暴证据,
    请求法院依法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

      

    (二)裁判结果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法院裁定:
    一、禁止朱某、徐某对朱小某实施家庭暴力;
    二、禁止朱某、徐某威胁、控制、骚扰朱小某。

      

    (三)典型意义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家庭、社会和国家的未来。

    作为孩子的法定监护人,
    父母或是其他家庭成员应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
    以恰当的方式引导和教育孩子,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案中,朱小某的父母动辄对其谩骂、殴打、体罚,对孩子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
    给其童年留下暴力的阴影。

    法院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之后,立即送达被申请人、辖区派出所、居委会及妇联,
    落实保护令监管事项,并专门与被申请人谈话,
    对其进行深刻教育,同时去医院探望正在接受治疗的朱小某。

    法院和妇联对朱小某的情况保持密切关注,
    及时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
    定期回访,督促朱某、徐某切实履行监护职责,
    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
    当事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等原因无法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
    其近亲属、公安机关、妇女联合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救助管理机构可以代为申请。

    随着反家暴工作的不断深入,
    对于自救意识和求助能力欠缺的家暴受害人,
    妇联等职能机构代为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案件越来越多。

    勇于对家暴亮剑,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法院、公安、妇联、社区等部门构建起严密的反家暴联动网络,
    全方位地为家庭弱势成员撑起“保护伞”。




    免责声明:本网是非营利性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上一篇:李某某等故意伤害案 苏州著名刑事律师

    下一篇:一起典型的针对家暴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和对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予以司法惩戒
    ▁▁▁▁▁▁▁▁▁▁▁▁▁▁▁▁▁▁▁▁▁▁▁▁▁▁▁
     联系我们CaoHuiLawyerTeam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联系电话: 15950957995 法律热线

    (微信同号) 立即拨打

    苏州刑事律师事务所:www.zjglaw.com

    联系地址:江苏省苏州市

    分享到